—一浅谈张鹤鸣的创新之作
我很喜欢读张鹤鸣的寓言。他的寓言内容丰富,故事性强,情节奇妙,常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其寓意富有现实针对性,对广大青少年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寓言集《醉井》中绝大部分寓言就是如此。使人读来,感到清新、深刻、有趣。其寓言被称为“创新之作”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另一本寓言专著《喉蛙公主》在创新方面则更上一层楼了。
《喉蛙公主》共收集了70个寓言剧。让寓言登上艺术舞台,某些寓言作家在其寓言专著中也偶尔有过一、二个寓言剧,但将它作为一种新的文体来追求,张鹤鸣称得上是第一人。把寓言改为戏剧,使之登上艺术舞台,我曾尝试过。那是70年代我在温州师范学担任班主任时,将克雷洛夫寓言《四重奏》改编为剧本,作为班里参加学校文娱汇演的戏剧的脚本。学生看了改编的寓言剧,觉得很新鲜,纷纷争演剧中角色。演出获得全校师生一致好评。那以后,我也想多创作或改编一些寓言剧,但又感到此举难度较大,花的时间和精力多,加上教学任务繁重,自然不能如愿。如今看到张鹤呜一下子将70个寓言剧呈现在读者面前,
而且这些寓言剧在演出后获得广大青少年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绝大多数荣获一等奖。这使我十分羡慕,也很钦佩作者非凡的艺术才华。 70个寓言剧中有21个是根据自己创作的寓言改编的,有26个是作者直接创作或与学生合写的,有9个取材于外国作家的寓言童话(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有2个取材于我国古代寓言和民间寓言。总之,绝大部分篇目由作者直接创作或根据自著的寓言改编。而改编其他作家的寓言童话,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其所花的时间和心血是难以估量的。如被改编的拙作《一条尾巴》(系列寓言)虽然也有一定的戏剧性,但不明显。经过改编后,戏剧冲突变得明显,变得吸引人了。拙作将狡猾的狐狸提着偷来的老母鸡去收买克雷洛夫时被砍去了尾巴。狐狸在猴子面前竭力辟谣,说根本没这回事,还说他没见过克雷洛夫。我通过《森林晚报》记者再访克雷洛夫以证实狐狸断尾的事实。改编的寓言剧则写狐狸正向猴子辟谣时,突然出现掏出一条狐狸尾巴的克雷洛夫。这使得狐狸尴尬不堪,颓丧地耷拉着脑袋,自叹“这下完了”。克雷洛夫和猴子大笑。这样一改,自然收到很好的戏剧效果。我觉得改编非常成功。又如对金江寓言《神气的乌鸦》的改编,更是匠心独运,精彩奇妙。原作情节十分简单:写乌鸦很神气地来到爱好音乐的鸟儿中间,乌儿们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眼光,并互相议论,说她刚从外国回来,是位有名的音乐家,从外表看她有学问有修养,一定是天才的歌手。乌鸦听了竟飘飘然,禁不住大声唱了出来“啊一一啊,啊一一”。这难听刺耳的声音,把所有的乌儿都吓跑了。将这则仅有274字的原作改编成近2000字的寓言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寓言剧先给爱好音乐的鸟儿取上名:喜鹊、云雀、百灵乌,使剧中有了具体的人物角色。然后通过大胆的想象,详细补充了乌鸦高视阔步、趾高气昂的神态以及自诩见过凤凰,大谈唱歌应掌握要领等有趣的情节,借以突出乌鸦的“神气”。鸟儿们把她看成是个有见识、高水平的音乐家,便要求她示范一下唱歌。乌鸦欣然答应,她“啊啊”地唱了以后,大家先是嘲笑、挖苦,然后悄然逃走。这时,乌鸦神情懊恼、颓丧,与原来的“神气”形成鲜明的反差。最后,乌鸦自叹道:“唉,乌鸦毕竟是乌鸦,外在样子装得再神气,只要一开口,还是出丑喽!”借乌鸦之口,巧妙地点明了寓意。由此证明,将他人寓言改编成寓言剧,并不比自己创作来得容易。
我认为将寓言改编成戏剧,让寓言登上艺术舞台,其意义如下:
一、拓宽了寓言的市场,提高了寓言的声誉。一般来说,寓言的市场比较狭小,喜欢阅读寓 言的人不是很多。而将寓言改编成戏剧,在舞台上演出,就能广泛地吸引青少年, 使他们争着来观看。青少年们还有可能拉着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来 欣赏寓言剧。这样,一些人原来不喜欢寓言的,而观看了生动有趣的寓言剧,自 然会产生对寓言的好感,从而自觉地去接受寓言文学的思想教育。
二、更加强烈、更加深刻地给人以美的享受。众所周知,寓言中所表现的美、 丑、讽刺、滑稽、幽默等等都以其自身特有的美,给读者以美感。当我们读了那 些像戏剧一样的寓言之后,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引起愤怒、憎恶、惋惜、兴 奋、赞美、敬佩等等感情,这就是寓言给人的美感。寓言改编成戏剧,登上舞台, 与广大观众见面,通过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展现,自然比之寓言给人的美感更加 鲜明、更加强烈,更加深刻。
三、有利于培养和扶植一批小演员,为他们将来成为名演员打下基础,创造 条件。张鹤呜所写的每个寓言剧中都有几个角色,这些角色大多由青少年来扮演。 单就现有的70个寓言剧就得有一批小演员来扮演各种角色,参加演出。他们演 得多了,自然会获得许多舞台演出经验,将这些经验不断地加以总结提高,以后 就有可能成为名演员,为我国的戏剧舞台增光添彩,为我国戏剧的发展和繁荣提 供动力。
最后,我要谈谈张鹤鸣怎么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中创作出这么多的优秀寓言 剧?大致有两个因素:一是他长期从事戏剧编导工作,对编剧和舞台艺术有极其 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成就。这样,他将寓言改编为戏剧自然是得心应手,收放自 如。二是他有顽强的拼搏精神。他将寓言改编为戏剧虽具备某些一般作者所没有 的有利条件,但要改得奇妙、改得精彩,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得付出常人所 意想不到的艰辛。每创作或改编一个寓言剧,都要呕心沥血、反复思考、细致推 敲、不断修改。譬如寓言体小品《一媳三婆》(也可称为寓言剧),张鹤鸣在取得 全国第七届“群星金奖“之前,单是对剧本的修改和加工,就是”夜以继日”, 表现出惊人的拼搏精神。他付出极大的努力,使这剧本在总体水平上又上了一个 新台阶。尤其是结尾的修改,深得众人好评。正如张鹤鸣夫人洪善新在《寓言体 小品{一媳三婆>闯关夺金记}中所说:“本来的结尾是媳妇救活孩子后众婆婆 欣喜,在欢快的音乐中收场。修改后的结尾是大婆婆赶紧从媳妇手中抢过孩子, 审视小屁股,大惊失色地告诉其他婆婆:‘瞧瞧,被打成这样啦!’然后三位婆婆 —同指责媳妇:‘怎么搞的?!’全剧在媳妇目瞪口呆中切光。这样的结尾大大深 化了主题:说明旧传统、旧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作者正因为有了丰富的编导经验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才使其所改编和创作的寓言剧显得异常精彩,能深深打动读者和观众的心弦,收到几乎每剧获奖(大多是一等奖)的显著效果。
创作和改编寓言剧,让寓言在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这是条金色的大道,走 得好!预祝作者在寓言剧创新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中国寓言文学的发展 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